四川一号文件2021内容|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如何推进乡村振兴规划

四川一号文件2021内容|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如何推进乡村振兴规划的第1张示图

Ⅰ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重点内容是什么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重点内容具体如下:

1、深入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粮、棉、油、糖、肉等供给安全。“十四五”时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

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稳定种粮农民补贴,让种粮有合理收益。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

2、2021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产量达到1.3万亿斤以上,生猪产业平稳发展,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3、力争2021年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启动实施,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更加有力,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乡村建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4、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积极发展牛羊产业,继续实施奶业振兴行动,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推进渔港建设和管理改革。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发展。

5、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加大购置补贴力度,开展农机作业补贴。

6、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建设南繁硅谷,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研究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政策,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7、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动农村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农业农村遥感卫星等天基设施。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8、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围绕提高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建立指标体系,加强资源整合、政策集成,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创建,到2025年创建500个左右示范区,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

9、加强宅基地管理,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规范开展房地一体宅基地日常登记颁证工作。

10、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实施最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对机构法人在县域、业务在县域的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服务乡村振兴的内设机构。明确地方政府监管和风险处置责任,稳妥规范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保持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法人地位和数量总体稳定,做好监督管理、风险化解、深化改革工作。

完善涉农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强化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支持市县构建域内共享的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

大力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保单质押贷款、农机具和大棚设施抵押贷款业务。鼓励开发专属金融产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增加首贷、信用贷。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加强对农业信贷担保放大倍数的量化考核,提高农业信贷担保规模。

11、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建设南繁硅谷,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研究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政策,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12、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促进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加快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

Ⅱ 一号文件结语中提出了哪些要求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于2021年2月21日公布于众,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这将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中明确有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必须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让全中国广大农民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Ⅲ 一号文件的结束语中提出了哪些要求

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决不能,两个开好局起好步,一个全面加强”。1、 “两个决不能”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决不能出问题、粮食安全决不能出问题。强调设立衔接过渡期,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确保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明确要求“十四五”各省(区、市)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 “两个开好局起好步”就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都要开好局起好步。农业现代化方面,突出部署解决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现代化方面,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部署一批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农村消费、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重点工程和行动。3、 “一个全面加强”就是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对健全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可以说,今年的文件既立足当前,突出年度性、时效性,部署好今年必须完成的任务,是管理好今年的“任务书”;也兼顾长远,着眼“十四五”开局,突出战略性、方向性,明确“十四五”时期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因此它也是管5年的“施工图”。拓展资料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的第一份中央一号文件,也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八年聚焦“三农”问题。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如果单从文字上看,此次一号文件中有关旅游的内容不如前几年多。但就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关系而言,一方面通过旅游发展可以有效带动乡村振兴,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本身也将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Ⅳ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都有哪些硬举措

2021年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要知道这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度过新冠疫情的第二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决心将重点放在了乡村上。那么针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文件提出了哪些硬举措?

Ⅳ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如何推进乡村振兴规划

现阶段乡村振兴应该聚焦数字乡村建设发展,通过建设数字乡村推动与乡村振兴对接。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处于“第二阶段”,虽然经过“第一阶段”的快速推进,在政策体系和整体规划上已初步完成了起步准备,“互联网+政务服务”也不断向乡村延伸,但在本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快和完善数字化乡村治理和信息服务,为第三阶段的发展打好基础。数字乡村建设有以下三大任务。加快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乡村网络设施建设;加快信息终端建设和服务供给;加快乡村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乡村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加快经营端和生产端深入融合;形成“小农户”和“大市场”的连接;让农民切切实实感受到数字生产力的释放。加快数字乡村治理体系完善。加快数字技术同乡村治理的深度融合;补齐乡村治理的信息化短板;提升乡村治理的透明度、精细化和专业化水平。而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振兴有以下路径。探索“互联网+党建”新模式,以智慧党建服务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将信息技术融入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全过程,推动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入融合,让党员教育更有深度、管理更有精度、服务更有温度,促使党的建设多维度全覆盖、党建措施智慧生成的实现,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治理能力。探索“互联网+阳光村务”新模式,畅通社情民意。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探索村级事务公开到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推进党务、政务、财务、事务全面公开,切实保障广大村民对村级事务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探索“互联网+干部亲属监管”新模式,还干部一个清白。遵循“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的方针监管干部亲属,破解熟人社会“人情关”,构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坚固堤坝,真正做到还群众一个明白,还党员干部一个清白。探索“互联网+民主议事”新模式,充分尊重群众的参与权。引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利用群众的力量加快乡村治理的进度,实现各方组织、群众、外出人员等相关人员在线参与民主议事,创新型民主议事方式。探索“互联网+正风肃纪”新模式,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以严肃查纠政务服务体系内服务群众不到位、推诿扯皮、久拖不决等不作为、慢作为问题,让办事群众和社会公众参与监督,提升群众满意度。只有加快推进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的有效对接,才能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局面。

Ⅵ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内容主要表达了什么

围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明确设立衔接过渡期,提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等重点举措。“两个决不能”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决不能出问题、粮食安全决不能出问题。强调设立衔接过渡期,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确保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明确要求各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两个开好局起好步”就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都要开好局起好步。农业现代化方面,突出部署解决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现代化方面,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部署一批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农村消费、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重点工程和行动。“一个全面加强”就是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对健全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

Ⅶ 收藏!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来了,干货满满!

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脱贫攻坚成果如何持续巩固?农业农村现代化怎样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怎么实施?高价彩礼等不良风气如何治理?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多个方面进行部署,给农民发出惠农大礼包。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十三五”时期,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  “十四五”时期,如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同时,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实行分层分类帮扶。如,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坚持开发式帮扶,帮助其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发展产业、参与就业,依靠双手勤劳致富。  ——确保粮、棉、油、糖、肉等供给安全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深入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粮、棉、油、糖、肉等供给安全。  如何确保供给安全?  文件进行了诸多部署: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扩大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积极发展牛羊产业,等等。  ——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  文件明确,加快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禽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加强国家作物、畜禽和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  同时,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建设南繁硅谷,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研究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政策,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种子技术对农业特别重要,对增产的贡献比较大。”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现在国际上种子垄断性比较强,这意味着价格上是供应方说了算。中国本身是一个农业大国,良种培育是基础性的技术,自己掌握也是应该的。  ——2021年建设1亿亩旱涝保收农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耕地资源是有限、不可再生的资源,如果打破耕地红线,中国的粮食安全无从谈起,因此要强调耕地‘非农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表示。  文件提出,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  “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健全管护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中央和地方共同加大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2021年建设1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  ——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不动摇,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  同时,加强宅基地管理,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研究制定依法自愿有偿转让的具体办法。  “中央已屡次强调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政策意图已经很明确了,各地不能也不敢对农民进城落户作出这样的限制条件。”党国英指出。  ——加大高价彩礼等不良风气治理  在乡村建设、乡风建设上,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着墨颇多。  文件明确,2021年基本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明确村庄布局分类。积极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尽快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  “编制村庄规划要立足现有基础,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不搞大拆大建。”文件强调,“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要因地制宜、稳扎稳打,不刮风搞运动。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近年来,高价彩礼事件频频引发争议。文件提出,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广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做法,加大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治理,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完)

Ⅷ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竹鼠养殖

摘要7月21日,新京报记者获悉,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关于稳妥做好禁食野生动物有关工作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在全省范围内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竹鼠、果子狸等动物均在禁食范围内。同时,对属于禁食范围、自愿退出、以食用为目的的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合法主体予以补偿。

Ⅸ 一号文件2021发布时间

法律分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十四条 国家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实行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责任制,改进劳动组织,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家合理安排积累和消费,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山九号 » 四川一号文件2021内容|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如何推进乡村振兴规划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