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级并行文件内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等级晋升制度

职级并行文件内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等级晋升制度的第1张示图

㈠ 我是按照中办发(2015)4号文件《关于县级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享受晋升为

职务职级并行政策并不涉及退休年龄方面的内容。你只是按此政策享受副处级非领导干部,也就是副调研员的工资待遇(而且不是全部,比如公务交通补贴你就不能按副处级来发放),并不是正式晋升为副处级的职务,所以不应参照副处级职务女干部可以60岁退休的政策来执行。

㈡ 求青岛市公务员现行职级并行文件

您好!我国公务员晋升,主要体现在职务变化,比如从办事员到科员,再到副科、正科这一过程。职级的变化主要依照“两年进一档,五年进一级”的标准,不论职级如何调整,其职务不会改变。但如果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将成为公务员晋升的另一个通道。换句话说,就是一定的工作年限加上相应的职级,会促使公务员的职务向上递进一个层次。

㈢ 事业单位职级并行

摘要1、单位的管理人员,除非职称是通过国家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内容,通过考试来取得以外。

㈣ 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什么时候实行

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从2015年实行。201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印发《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的通知”,即中办发〔2015〕4号文件,文件要求:“《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已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公务员晋升职级,主要依据任职年限和级别。具体条件分别为:晋升科员级须任办事员满8年,级别达到二十五级;晋升副科级须任科员级或科员满12年,级别达到二十三级;晋升正科级须任副科级或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二十级;晋升副处级须任正科级或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十九级;晋升正处级须任副处级或县处级副职满15年,级别达到十七级。任职年限,从晋升职级或正式任命职务之日起按周年计算,满12个月为1周年。任现职级或职务期间每有1个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任职年限条件缩短半年;每有1个年度考核为基本称职等次,任职年限条件延长1年。

㈤ 事业单位管理岗工作人员何时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

在体制内上班的,最受伤的应该就是事业管理岗人员了吧,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是管理岗九级,相当于公务员科员,就目前的制度来看,在县级或以下单位,事业管理岗人员选拔几乎是天方夜谭。

目前中央曾经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和政策,事业管理岗独一的等待就是中央上早点推行吧,不然那些在乡镇基层辛劳一辈子的职工反而拿着最低的岗位工资,对他们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

㈥ 县级以下公务员实行职级并行的规定,从何讨开始执行

1.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从2015年实行。2.201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印发《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的通知”,即中办发〔2015〕4号文件,文件要求:“《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已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3.公务员晋升职级,主要依据任职年限和级别。具体条件分别为:晋升科员级须任办事员满8年,级别达到二十五级;晋升副科级须任科员级或科员满12年,级别达到二十三级;晋升正科级须任副科级或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二十级;晋升副处级须任正科级或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十九级;晋升正处级须任副处级或县处级副职满15年,级别达到十七级。任职年限,从晋升职级或正式任命职务之日起按周年计算,满12个月为1周年。任现职级或职务期间每有1个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任职年限条件缩短半年;每有1个年度考核为基本称职等次,任职年限条件延长1年。

㈦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等级晋升制度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对于很多人并不陌生,一是因为关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新闻,尤其是招考方面的新闻每年报道的很多,使人们非常熟知只两种职业;二是因为很多家庭都有待就业人员选择或者是准备报考机关事业单位;三是因为受到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体制内的工作在人们心目中代表着“官”,也代表着“稳定”。体制内工作的人员,他们的工资和其他的待遇均是来自于财政预算的直接或者间接供养,同时又纳入到编制管理。这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其开支来源于财政预算,那必须要把这些人纳入到编制管理来把控总数;正是因为纳入到了编制管理,所以才有财政的预算供养。财政预算和编制管理也使得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岗位稳定性非常高,成为很多人热衷于选择的职业之一。虽然都是体制内单位,但是因为身份的差异,也造成了一些待遇方面的差异。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在公车改革后,公务员按照行政级别统一发放车补,但事业单位一直没有统一的车补政策。在2019年新公务员法实施后,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全面推行,公务员可以晋升职级兑现待遇,但事业单位管理九级退休的现状没有改变,“老九病”从未根治。其实,事业单位“职级并行”制度一直在路上,是全称叫:事业单位管理岗人员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其具体的发展历史如下:在2016年的《关于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就提出了“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在2018年的《关于开展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中,确定了15个试点县(市)。在2021年2月19日的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18次会议中,审议通过了《关于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的意见》。这也标志着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职员等级晋升制度从试点转向全面推行。建立这样的制度,目的主要是为了调动事业单位管理岗人员工作积极性,开辟晋升职级的通道,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提升事业单位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这也是与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设计初衷相一致,也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相配套的制度体系。虽然现在其原文原件我们还没有看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已经实施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来以点带面全面把握这一项制度。今天我们就以此为主题来介绍。一、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中“县”的范围怎么鉴定?按照公文的表述原则,县一般是指行政区域内的县,也包括县级市、市下辖的区。同时,我们从2018年职员等级晋升试点文件内容可以看出,划定的15个试点县(市)包括有县、县级市、市辖区,这些都是行政区域内的“县”。“县级”一般被称之为:县处级,是级别,“县以下”和“县级以下”是两个概念。从这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县以下事业单位,主要是县级行政区域内的事业单位,这当然是不包含市级及以上所属事业单位。先从县以下事业单位实施职员等级晋升,一方面考量,是因为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晋升难度极其困难,大多数是科级及以下的单位,这项工作更为迫切。市级及以上所属事业单位可能在后期或者同步参照执行。另一方面考量,是任何一项改革工作需要循序渐进,如果说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是从上而下的改革,那职员等级晋升,可能就是从下而上的逐步实施。最后,这一项惠及所有事业单位管理岗人员的制度。必然会全面全范围的实施。二、事业单位管理岗之外的其他人员是否有职员等级晋升?在这一制度中,对于对象的限定还是很明确的,只有事业单位(不包含参公)在编在岗的管理岗人员是职员等级晋升实施的对象。这也就是说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人员、员额备案制人员、工勤岗人员都不在职员等级晋升的对象范围内。因为在事业单位人员中,学校和医院事业单位人员占全部事业人员的2/3以上,而这些单位绝大多数是专业技术岗人员,是通过职称路径来晋升的。因为专技岗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是专业技术性的,对于工作的专业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所以也不能完全放开职员等级晋升。在普通综合管理类的单位,可能专技岗人员从事的工作也是管理工作,这种人员是可以通过转岗的方式实现晋升。但是如果现在已经是中级及以上的人员,还是要慎重转岗的,即便是最低的中级职称,也是高于事业单位管理八级副科待遇。三、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具体内容目前已经全面实施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的省份可能也只有宁夏和海南,宁夏自2016年开始就全面实施了职员等级晋升,具体的相关内容我们在(事业单位管理岗“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打破晋升的天花板” ) 文章中有详细的介绍,其内部的内容有一定的参考性。今天我们不以宁夏的制度为介绍对象,我们以2018年确定的试点县在实施中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公务员职级并行中干部任用的一些原则来介绍。(一)职员等级的设置因为县级最高的事业单位为管理五级职员,所以在设置职员等级时,设置的是管理五级及以下的非领导职员,即:五级职员、六级职员、七级职员、八级职员、九级职员。因为十级职员是最低级的,所以也没有设置的必要。按照公务员职级并行中的原则,职级接近生大多数是2年,而且每一层级设置两个职级。而在事业单位中,每一个职员等级还是对应的一个职级,所以涉及到跨级晋升时,至少需要满足两个2年,也就是4年的任职期。所以具体的非领导职务职员等级晋升条件为:十级职员晋升,任职满二2年以上,可晋升九级职员等级;九级职员或职员等级,任职满4年以上,可晋升八级职员等级;八级职员或职员等级,任职满4年以上,可晋升为七级职员等级;七级职员或职员等级,任职满4年以上,可晋升为六级职员等级;从六级职员或职员等级晋升五级职员,如果按照公务员职级并行中的规定来推测(类似于三级调研员到一级调研员),至少是需要5年,甚至是6年。同样在任期内,每有一个优秀等次的年度考核结果,任职年限可以缩短半年。被评为基本合格的,考核年度的任职时间不计入要求任职年限范围。同时,原来的管理岗设置和晋升的制度条件不改变。(二)职员等级比例的设置从试点县的实施情况看,具体岗位设置应该是:七八级职员不超过管理岗总数的60%,七级又不超过七八级职员总数的一半,这也与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设置的原则相一致。例如,某单位管理岗编制人数为20人,非领导职务的七八级职员就是12人,其中七级职员最多能设6人。(三)职员等级的待遇与职级序列的公务员一样,职员等级只享受的是经济生活方面的待遇,无政治待遇和工作待遇。但是对于基层的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来讲,经济待遇是其主要的待遇诉求,所以说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是提高事业单位管理岗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的重要制度。四、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的一些思考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在试点了两年之后,事业单位管理岗人员总算是看到制度的曙光,2月19日绝对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通过了正式的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的意见。这不仅对于在职的事业单位管理岗人员是关系切身利益的制度,更是坚定了很多准备或即将进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事业单位与公务员之间的差距可能会相对缩小,这也体现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对于激励基层的干部职工还是有明显的作用。管理岗九级退休的现状可能会彻底改变,基层的事业单位管理岗人员“老九病”也会彻底地被根治。

㈧ 辽宁省2022年事业单位职级并行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01-01

㈨ 事业单位职级并行2022年1月执行

根据中办发【2021】29号文件,事业单位职级并行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实行职级并行的要求是:1、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可以享受职称工资,职称可以通过国家考试取得,还需要根据人事部门对你单位规定的技术职称编制是多少确定,如果超编,需要实现岗位竞争。2、没有取得职称的人员按照职务级别、工作年限领取工资。3、、既有职称,又有职务级别的单位管理人员,按照工资高的待遇领取。事业单位不实行,本来事业单位就是走职称路线,不走职级路线的。拓展资料: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实行职级并行实施范围1、本意见的实施范围,包括县(市、区、旗)和乡(镇、街道)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的机关和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中,已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的在编人员。机构规格高于正处级的县(市、区、旗)所属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等不列入实施范围。2、中央和省驻列入实施范围的县(市、区、旗)正科级以下单位中、已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的在编人员,参照本意见执行。3、在事业单位三个岗位中,专技岗位通过评聘职称增加工资,体现自己的价值;工勤岗位通过鉴定职业资格水平来增加收入;而管理人员发展上升则较为困难,它的”天花板”取决于单位的行政级别,一般在地市一级的事业单位大多是科级,也就是单位领导才能聘用在管理7级,副职为管理8级,而对于普通职员来说,只能一直处于管理9级,工资收入无法增加,发展空间严重受限。4、从实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以来,基层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在事业单位中也实施职务与职级并行要求强烈,但这种改革属于国家事权,必须由国家统一部署推进。早在2017年,厦门人社局表示将试点推行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而在2018年7月,中央正式通过了《关于开展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至此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晋升的实施已经走入轨道。在2018年11月,人社部在支持海南人社事业改革的相关通知中,也明确了要指导海南建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晋升制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山九号 » 职级并行文件内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等级晋升制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