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系统移植|什么是linux根文件系统移植

文件系统移植|什么是linux根文件系统移植的第1张示图

Ⅰ linux文件系统移植

Failed to execute /linuxrc运行 /linuxrc 失败。你能说说你怎么试的多次都是失败?这个错误明显的是 init 进程启动失败。你先别用 yaffs ,先用 initrd 看看你的文件系统是不是真的能启动。

Ⅱ 基于stm32的fat文件系统的移植具体怎么实现

给stm32移植fatfs文件系统,今天终于取得阶段性胜利。只需要提供这样几个函数即可 DSTATUS disk_initialize (BYTE); DSTATUS disk_status (BYTE); DRESULT disk_read (BYTE, BYTE*, DWORD, BYTE); DRESULT disk_write (BYTE, const BYTE*, DWORD, BYTE); // 如果实现只读的文件系统就不需要了。 DRESULT disk_ioctl (BYTE, BYTE, void*); 移植成功后,可以用如下方式读取SD卡了,实在太方便了,和PC机上编程差不了多少。 unsigned int i; BYTE buffer[512]; // file buffer FATFS fs; // Work area (file system object) for logical drive FIL fsrc; // file objects FRESULT res; // FatFs function common result code UINT br; // File R/W count USART1_Puts("Now, I'll read file 'i2c/uart.lst'.\n"); // Register a work area for logical drive 0 f_mount(0, &fs); // Open source file res = f_open(&fsrc, "i2c/uart.lst", FA_OPEN_EXISTING | FA_READ); if (res) { USART1_Puts("Can't open i2c/uart.lst for read. :-(\n"); goto exit; } for (;;) { res = f_read(&fsrc, buffer, sizeof(buffer), &br); if (res || br == 0) break; // error or eof for( i = 0; i < br; ++i ) USART1_Putc(buffer[i]); } f_close(&fsrc); exit: // Unregister a work area before discard it f_mount(0, NULL);

Ⅲ 如何在arm2410上移植文件系统及其注意事项

根文件系统和文件系统的区别在于,根文件系统包括linux启动时必须的目录和关键性的文件。它是linux启动时的第一个文件系统。我的理解,它就相当于windows系统的c盘。我使用s3c2410光盘中自带的根文件系统,即格式为ext2的Ram Disk。(本实验的前提是NFS服务器已经启动,且共享文件夹设置为zylinux下的armwork)具体步骤如下: #cd /zylinux/armwork #mkdir root(新建root文件夹) #cd root 将已经设置好的根文件系统复制到root中(我是用的是filezilla软件将s3c2410关盘的根文件系统init.img传到root目录下) #mkdir ram(在root中新建ram文件夹) #mount init.img ram/ -o loop(将init.img挂在到ram中,这时,修改ram的内容就是修改init.img的内容,可以添加新的文件夹和应用程序) 书上的例子是建立了一个文件夹 #cd ram #mkdir tempusr #cd ..(退到上一级目录) #umount ram(卸载init.img,只有这样才能保存)

Ⅳ 什么是linux根文件系统移植

linux文件系统格式挺复杂多样的,如ext、ext2、ext3、ext4、jsf、 、xfs、ReiserFS等。 一般情况下,linux根分区文件系统多数用ext3、ext4,安装时你可以选择。

Ⅳ 根文件系统移植

提示文件丢失一般主张从别的机子上移来一个就 好了,其实提示hal.dll损坏或丢失,实际上该文件并不一定不存在,可以说,拷个文件回去system32里,根本是不可以解决的.出现这个错误的原因是boot.ini文件出错,导致引导不了机器从指定的路径启动,那样系统搜索其他的路径,而其他路径上是没有hal.dll文件的,就会提示这个错误.一般的解决办法是进入故障恢复控制台,用fixboot命令,如果这样修复不了boot.ini,就用bootcfg/add来重建boot.ini。 这个是由于C盘根目录下的boot.ini文件非法,导致默认从C:\Windows启动,但是又由于你的Windows XP没有安装在C盘,所以系统提示找不到HAL.DLL文件。启动因而失败。解决方法是重新编辑Boot.ini文件。 1)、使用Win9X启动盘启动,使用EDIT.EXE命令编辑这个文件。启动EDIT.EXE以后只要按照正确的格式输入Boot.ini文件的内容,保存为Boot.ini文件即可。 2)、使用COPY CON命令创建一个Boot.ini文件。在DOS下输入Copy Con C:\boot.ini以后回车。然后按照Boot.ini文件的格式输入,每输入一行敲一次回车键,当全部内容输入完毕以后,按CTRL+Z,屏幕上会看到^Z的提示。这个时候再敲一次回车,系统会提示1 file(s) copied.这就表示创建成功了。 3)、使用故障恢复控制台里面的bootcfg命令。 4)、在别的电脑上创建好以后,拷贝到受损电脑的C盘根目录上覆盖源文件即可。 还有个办法,你用个u盘从别个那里拷一个 hal.dll文件,然后插在你的电脑上,再用一张系统安装盘放进光驱。在第一选择里,选择修复,就可以进入doc里了。然后从a: b: 一直试下去,看到了u盘就要吧用 hal.dll c:\windows\system32\hal.dll 就可以了, 原理是在安装系统的时候,u盘也会被检测到,就可以用了。软盘也可以。但你应该不会有软驱 经过这样的修复后 如果问题仍在 那么可能是内存的故障 .这样可以么?

Ⅵ 移植FATFS文件系统的具体步骤 (SD卡SPI模式存储)

main函数里面SD卡端口的初始化是需要的。需要把fatfs的文件添加到你的sd卡工程;不然文回件操作函数答怎么调用呢。读写文件操作次序:res = f_mount(0, &fs); // 先mount设备,即使你的SD卡res = f_open(&fl, filename, FA_OPEN_EXISTING | FA_READ); // 打开需要的文件res = f_read(&fl, buff, count, &len); // 读取文件数据,写也类似的基本就这样。其实就是操作一些函数来读写数据;不需要管文件系统内部的处理过程。

Ⅶ 移植嵌入式文件系统时,使用的是什么工具

使用交叉编译工具gcc等,很方便的,网上有现成的代码可以下载安装

Ⅷ 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包含哪三部分内容

嵌入式Linux系统的移植主要有U-Boot、Linux内核、文件系统这三部分。 Uboot是在系统上电时开始执行,初始化硬件设备,准备好软件环境,然后才调用Linux操作系统内核。文件系统是Linux操作系统中用来管理用户文件的内核软件层。文件系统包括根文件系统和建立于Flash内存设备之上文件系统。根文件系统包括系统使用的软件和库,以及所有用来为用户提供支持架构和用户使用的应用软件,并作为存储数据读写结果的区域。 可将Linux系统移植过程大致需要分成6个步骤: 1) 准备工作,包括下载源码、建立交叉编译环境等。交叉开发是指在开发主机上安装开发工具,编辑、编译目标板的引导程序、内核和文件系统,使其能在目标板上运行。 2) 配置和编bootloader(引导装载程序)。通过这段小程序,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表,从而建立适当的系统硬件环境,为最终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做好准备。 3) 配置和编译Linux内核,对其进行相应的裁剪,修改内核以支持相关的硬件设备。 4) 为大容量NAND Flash移植YAFFS文件系统,并将该文件系统加入Linux内核中; 5) 制作RAMdisk来挂载根文件系统。Linux系统中的文件和设备是通过文件系统来组织的。文件系统的存在使得数据和设备可以被有效而透明地存取访问。一个linux的最简根文件系统应该包括支持linux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内容,包括系统使用的软件和库,以及所有用来为用户提供基本支持的架构和指令。 6) 烧写、调试系统;如果调试出错,则需要重新配置,返回上述步骤(2)。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包含哪三部分内容

Ⅸ linux移植文件系统的步骤

linux 备份恢复手册,针对越来越多的linux服务器,如何实现安装配置好一次,永远可以免配置,直接恢复就可以使用了呢?要求是在使用的机器上恢复,硬件不同,需要重装 备份1、安装好系统的linux分区必须用手工分区,如/BOOT 100M,SWAP分区1G,/分区5G,/APP分区剩余,等类似的EXT3格式2、用PE启动,用BOOTICE.EXE备份MBR,备份PBR,备份分区表3、用GHOST将DISK TO IMAGE保存到U盘恢复1、用PE启动,用BOOTICE.EXE恢复MBR,恢复PBR,恢复分区表2、用GHOST将IMAGE TO DISK,恢复镜像到硬盘即可如果有raid也可以操作,但是必须系统能认到

Ⅹ android rom移植 ext4文件系统 需要修改哪些

说到RFS/EXT4,这其实是一种磁盘格式,但RFS性能比较低下,这也是导致三星机子高配低能根本原因(三星Galaxy S全系列原生都是采用的RFS,包括i9000),而EXT4是一种linux的磁盘格式,要知道android的根本核心就linux所以EXT4才是最适合linux的文件系统,于是就有民间高手把系统的磁盘格式从RFS转换为RFS,但光转磁盘的格式没有用,还要系统的支持,系统支持关键是要内核(也就是kernel),因为是kernel从系统底层读取数据,所以要支持EXT4系统的kernel才行。下面介绍一种转换RFS和EXT4的方法:RFS->EXT4 :1.安装clockworldMod 3.0.0.5——–也就是CWM3,(2.5的不行)2.刷EXT4的ROM,XDA上多的很,刷前CWM3会自动检查当前文件系统格式,如果不是EXT4,它会自动将RFS转换为EXT4,然后再刷ROM的,之后你就是EXT4系统,你可以跑分试下,一般RFS系统的在800-1000,而EXT4的话都在1400以上,而且你可以看到是I/O那项分最高。EXT4->RFS:再就是如果某个ROM它不支持EXT4系统,那你刷这个ROM的话就会提示出错,或者开不了机,XDA上说可以用odin刷官方原版,但我用odin刷的时候,半天没动静,我就把数据线给拔了,结果再开机,却出现一个电脑和手机连接中间有个叉的图案,我以为这下完,要返厂了,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然后我就拔电池,再进挖煤,还能进(大家要知道能进挖煤,就没有变砖),就又重刷了DK28原版,但考虑到这样做风险太大,我搜遍整个XDA终于在一个外链上找到了答案,刷ReRFS.zip这个其实和用odin刷原版是一样的,但考虑到风险,还是这个比较稳妥。其它的RFS ROM好像不行,因为这个ROM里面有转换格式的脚本,而其它的ROM好像没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山九号 » 文件系统移植|什么是linux根文件系统移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