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系统安全|在LINUX环境中哪种文件系统存储更安全

文件系统安全|在LINUX环境中哪种文件系统存储更安全的第1张示图

『壹』 Windows系统下,NTFS和FAT文件系统在安全性方面主要有什么区别从安全性方面考虑,我们应该选用何种文件系

NTFS是一种新兴的磁盘格式,早期在 Windows NT 网络操作系统中常用,但随着安全性的提高,在 Windows Vista和 Windows 7操作系统中也开始使用这种格式,并且在 Windows Vista 和 Windows 7 中只能使用NTFS格式作为系统分区格式。其显著的优点是安全性和稳定性极其出色,在使用中不易产生文件碎片,对硬盘的空间利用及软件的运行速度都有好处。它能对用户的操作进行记录,通过对用户权限进行非常严格的限制,使每个用户只能按照系统赋予的权限进行操作,充分保护了网络系统与数据的安全。FAT32这种格式采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使其对磁盘的管理能力大大增强,突破了FAT16对每一个分区的容量只有2GB的限制,运用FAT32的分区格式后,用户可以将一个大硬盘定义成一个分区,而不必分为几个分区使用,大大方便了对硬盘的管理工作。而且,FAT32还具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在一个不超过8GB的分区中,FAT32分区格式的每个簇容量都固定为4KB,与FAT16相比,可以大大地减少硬盘空间的浪费,提高了硬盘利用效率。 目前,支持这一磁盘分区格式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 97/98/2000/XP/Vista/7。但是,这种分区格式也有它的缺点,首先是采用FAT32格式分区的磁盘,由于文件分配表的扩大,运行速度比采用FAT16格式分区的硬盘要慢;另外,由于DOS系统和某些早期的应用软件不支持这种分区格式,所以采用这种分区格式后,就无法再使用老的DOS操作系统和某些旧的应用软件了。

『贰』 FAT32和NTFS文件系统在安全方面到底有什么区别

不会影响,ntfs最大的区别就是可以设置不同用户对这个分区里的数据的访问权限

『叁』 简述NTFS文件系统较FAT32文件系统在安全性方面有哪些优点

1、无磁盘碎片2、可压缩3、可加密

『肆』 在windows server 2012操作系统中什么文件系统的安全性最高

NTFS安全性最高影响文件安全性的主要因素,第一是人为因素,即由于人们有意或无意的行为,而使文件系统中的数据遭到破坏或丢失;第二是系统因素,即由于系统的某部分出现异常情况,而造成对数据的破坏或丢失,特别是作为数据存储介质的磁盘,在出现故障或损坏时,会对文件系统的安全性造成影响;第三是自然因素,即存放在磁盘上的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可能发生溢出或逐渐消失。为了确保文件系统的安全性,可针对上述原因而采取以下措施:(1)通过存取控制机制来防止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文件不安全性。(2)通过磁盘容错技术,来防止由磁盘部分的故障所造成的文件不安全性。(见4.5.5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技术)(3)通过“后备系统”来防止由自然因素所造成的不安全性。文件系统对文件的保护常采用存取控制方式进行,所谓存取控制就是不同的用户对文件的访问规定不同的权限,以防止文件被未经文件主同意的用户访问。1.存取控制矩阵理论上存取控制方法可用存取控制矩阵,它是一个二维矩阵,一维列出计算机的全部用户(进程),另一维列出系统中的全部文件,矩阵中每个元素Aij是表示第i个用户对第j个文件的存取权限。通常存取权限有可读、可写、可执行以及它们的组合如表5-12所示。存取控制矩阵在概念上是简单清楚的,但实现上却有困难。当一个系统用户数和文件数很大时,二维矩阵要占很大的存储空间,验证过程也费时。2.存取控制表(文件能被访问的用户)存取控制矩阵由于太大而往往无法实现。一个改进的办法是按用户对文件的访问权力的差别对用户进行分类,由于某一文件往往只与少数几个用户有关,所以这种分类方法可使存取控制表大为简化。UNIX系统就是使用这种存取控制表方法,它把用户分成三类:文件主、同组用户和其它用户,每类用户的存取权限为可读、可写、可执行以及它们的组合。在用ls长列表显示时每组存取权限用三个字母RWX表示,如读、写和执行中那一样存取不允许则用“-”字符表示,用$ls -l长列表显示ls文件如下:-r-xr-xr-t 1 bin bin 43296 May 13 1997 /opt/K/SCO/Unix/5.0.4Eb/bin/ls显示前2-10共9个字符表示文件的存取权限,每3个字符为一组,分别表示文件主、同组用户和其它用户的存取权限。由于存取控制表对每个文件将用户分类,所以该存取控制表可存放在每个文件的文件控制块(即目录表目)中,对UNIX它只需9位二进制来表示三类用户对文件的存取权限,它存在文件索引节点的di_mode中。3.用户权限表(能力表:用户能访问的文件)改进存取控制矩阵的另一种方法是以用户或用户组为单位将用户可存取的文件各集中起来存入一表,这称为用户权限表,表中每个表目表示该用户对应文件的存取权限,如表5-13所示。这相当于存取控制矩阵一行的简化。3、保护域保护域就是将访问控制权限一样的文件和对象组织成一个域,每个域的控制独立于其他域,每个用户必须在一定的域中才能访问文件或对象,否则不能访问对象或文件。——————————————————————————————————————————————————文件备份文件系统中不论硬件和软件都会因电源中断和变化,用户粗野和不慎的操作而发生损坏和错误,所以为使至关重要的文件系统万无一失,应对保存在辅存中的文件采取一些保险措施,这些措施中最简便方法是“定期转储(备份)”,使一些重要的文件有多个副本。文件备份分为逻辑备份和物理备份,逻辑备份是以文件为单位的备份,物理备份是以字节或数据块备份的,物理备份的是整个磁盘的数据。1.分级备份为了使备份更有效,可将备份分为几个等级,最低级备份级是全量转储,它将文件存储器中所有文件都保存起来,由于全量转储的信息量大,对大系统要费时数小时,转储时系统必须仃止向用户开放,所以全量转储的时间间隔相对较长。为了防止在二次全量转储之间信息丢失,在二次全量转储间又要排了增量转储,增量转储是将前一段时间内修改过的文件和新文件保存起来。Windows 2000可以实现以下几种类型的备份:常规备份:这种备份方式将拷贝所有选定的文件,且将其标记为已经备份状态。常规备份时,用户仅需要备份文件的最近一次副本用以恢复所有的文件。增量备份:这种备份方式只备份那些自从上一次常规或增量备份后创建的或改动的文件,且将其标记为已经备份。如果用户将常规备份与增量备份结合起来使用,则需要最后一次常规备份集合和所有的增量备份集合以便于用来恢复数据。差异备份:这种备份方式将拷贝那些自从上一次常规或增量备份后创建的或改动的文件,但不将文件标记为已经备份。如果用户结合使用常规备份和差异备份,那么需要最后一次常规备份集合和最后一次差异备份集合以用于恢复数据。拷贝备份:这种备份方式将拷贝所有选定的文件,但不将文件标记为已经备份。拷贝对于常规备份和增量备份之间的文件备份而言十分有用,因为它不影响其他备份操作。日常备份:这种备份方式则是拷贝在实施日常备份的当天被改动的选定文件。备份文件不标记已备份状态。在备份之间数据改动量巨大或为其他备份种类提供基准时,常规备份是最好的。增量备份最适宜于记录频繁改动的数据过程。差异备份简化了恢复文件时的过程。用较少的介质实施长期存储时,用户可使用常规备份与增量或差异备份相结合的方式。

『伍』 文件系统安全

b.管理

『陆』 使用 ext4 和 xfs 哪个文件系统更安全

EXT4是第四代扩展文件系统(英语:Fourth EXtended filesystem,缩写为ext4)是Linux系统下的日志文件系统,是ext3文件系统的后继版本。Ext4的文件系统容量达到1EB,而文件容量则达到16TB,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了。对一般的台式机和服务器而言,这可能并不重要,但对于大型磁盘阵列的用户而言,这就非常重要了。

『柒』 在LINUX环境中,哪种文件系统存储更安全

结论方面,我并不完全同意,但真没精力做那样系统的测试(很敬佩那位老外作者),从文件系统的设计看,那篇文章的测试结果相对是比较符合我的判断的。只是测试并未针对异常操作、崩溃保护方面,文中提到的也很少。ext3是多数LINUX上默认的文件系统,也是从传统UNIX文件系统的结构上演变而来的,文件系统设计得非常简单明了,以不同的块组进行数据、节点、块组表的组织。优点是很简单,尤其适用于频繁删除/增加文件、同时每级文件下的文件总数不多的文件系统。因EXT3B树的概念用得较少,在目录检索方面很差,所以同一组目录下不能放太多文件,目录结构也尽可能不能太复杂。EXT3的日志功能设计很差,经常会遇到实然断电后,文件系统损坏的情况,实际上ext3对日志的检验、还原方面做得还很不够。EXT3采用的数据存储方式相当表格化,格式化时就确定了固定数目的inode,并分配好了空间,当然会导致空间的大浪费,同时当文件太多,达到上限时,文件系统也无法负担。EXT3采用全索引的方式对数据存储区域进行索引管理,所以,大量的文件碎片在EXT3上并不会导致严重的数据风险,随机寻址会更快。当然,浪费也会大一些。总得看,EXT3并不是一个很安全的文件系统,如果从数据存储安全的角度看,并不推荐。REISERFS是一个算法敏捷的文件系统,无处不在的树结构使得索引、遍历的适应范围极大,一个上几千万个文件的文件系统,通常也只需要约4级索引就可以到达。但因索引以整个文件系统中所有的节点为单位组织(一颗树),所以即使访问一个文件,复杂程序也不会很低。所以很容易理解的,MOUNT的时间会更长(读取一个根目录就需要从整个树的根读到叶,同时根目录节点并不是索引B树的根节点,也是普通的一个叶节点,这点和其他文件系统很不相同),同时目录节点有机地整合在整个节点树里,并以HASH为索引键值。reiserfs的上述主要特征决定了,它在处理少量文件时的优势并不明显,反而会更慢,同时因复杂程度带来更强的不稳定性。但在处理大量文件时,它的稳定性也不会再下降多少,同时树的特征与目录节点的特征,遍历目录结构的性能也不会下降多少。所以特别适合大量文件(邮件系统、大量文件的网站服务器)的使用环境。另外,reiserfs也是一种日志文件系统,但日志能力并不很强,日志方面我分析得不多,只从结构方面看,比EXT3的好一点(更加结构化了)。xfs本身是SGI用在IRIX上的一种文件系统,设计结构感觉滴水不漏,随处可见的分层寻址机制(和REISERFS的设计可是大相径庭),让系统可以更快,更高效得处理指定文件。同时,XFS在寻址上大量运用位操作,这也使得处理大文件时效率更高。xfs在目录结构组织方面比较类似于ext3,目录也是以普通数据文件的方式进行存储与管理,这样在应付大量文件读取时,索引性能稍差一些。xfs文件系统的日志功能据其他资料讲相对要强一些(本人未作分析),通常不容易崩溃。从数据删除与格式化角度看,XFS与REISERFS在删除与格式化后,都有机会完整恢复(并不清除节点里的关键信息)。但EXT3恢复的难度就会大很多(清除节点)。简单的结论,XFS在文件数目不是特别多的情况下是较可靠的。REISERFS在大量小文件的文件系统(超过百万文件,且多数文件小于1MB)上是首选的。

『捌』 为保证文件系统的安全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是为了保证电子文件的安全吗?建议试试红线防泄密系统,采用AES256,512,SM2、SM3等高强度加密算法,自动后台透明运行,无需改变用户使用习惯,保存或另存为时文档即被高强度加密处理。

有价值的商业机密资料被高强度加密存放,无须解密成明文即可对高强度加密过的文档进行查看、编辑、修改、打印等操作,文档始终以高强度加密方式存放,因此文件无论以何种方式,何种途径泄露,始终是密文,从而保障机密文件不被非法窃取或直接泄露。

『玖』 如何保障文件系统的安全性

如果是怕病毒侵害就装一个360杀毒更新到最新病毒库,开启主动防护可以保护你电脑不受病毒的侵害,如果是个人隐私可以装360密盘来保护隐私

『拾』 为什么NTFS文件系统比FAT、FAT32文系统更加安全

(1).NTFS属于日志式的文件系统,简单理解为"谁欺负过我,我都记小本本上了……"所以遇到意外情况的时候,有据可查,如需修改数据,需要同步更新日志,否则修改无效这样数据安全性自然就好(2).NTFS的文件属性支持owner属性,FAT没有这个设定,所以不管你是不是合法所有者,都可以任意操作文件,NTFS就需要确认你有没有被授权,自然更安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山九号 » 文件系统安全|在LINUX环境中哪种文件系统存储更安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