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使用mkfs命令分别创建vfat和ext3文件系统
linux常见的文件系统有:JFS、ReiserFS、ext、ext2、ext3、ISO9660、XFS、Minx、MSDOS、UMSDOS、VFAT、NTFS、HPFS、NFS、SMB、SysV、PROC。查看系统的文件格式有几种方法:一.、cat/etc/fstab。二.、df -T-h三、parted(要求使用root权限)parted,然后执行p(即print)
2. Centos文件系统EXT3与EXT4的主要区别
Ext4可以提供更佳的性能和可靠性,还有更为丰富的功能:
1,与Ext3兼容。 执行若干条命令,就能从 Ext3在线迁移到Ext4,而无须重新格式化磁盘或重新安装系统。原有Ext3数据结构照样保留,Ext4作用于新数据,当然,整个文件系统因此也就获得了 Ext4所支持的更大容量。
2,更大的文件系统和更大的文件。较之Ext3目前所支持的最大16TB文件系统和最大2TB文件,Ext4 分别支持1EB(1,048,576TB, 1EB=1024PB, 1PB=1024TB)的文件系统,以及16TB的文件。
3,无限数量的子目录。 Ext3目前只支持32,000个子目录,而Ext4支持无限数量的子目录。
4, Extents。Ext3采用间接块映射,当操作大文件时,效率极其低下。
5,多块分配。当写入数据到 Ext3文件系统中时,Ext3的数据块分配器每次只能分配一个4KB的块,写一个100MB文件就要调用25,600次数据块分配器,而Ext4的多块分配器“multiblock allocator”(mballoc) 支持一次调用分配多个数据块。
6,延迟分配。Ext3的数据块分配策略是尽快分配,而Ext4和其它现代文件操作系统的策略是尽可能地延迟分配,直到文件在cache中写完才开始分配数据块并写入磁盘,这样就能优化整个文件的数据块分配,与前两种特性搭配起来可以显著提升性能。
7,快速 fsck。以前执行fsck第一步就会很慢,因为它要检查所有的inode,现在Ext4给每个组的 inode 表中都添加了一份未使用inode的列表,今后fsck Ext4文件系统就可以跳过它们而只去检查那些在用的inode了。
8,日志校验。日志是最常用的部分,也极易导致磁盘硬件故障,而从损坏的日志中恢复数据会导致更多的数据损坏。Ext4的日志校验功能可以很方便地判断日志数据是否损坏,而且它将Ext3的两阶段日志机制合并成一个阶段,在增加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性能。
9,“无日志”(No Journaling)模式。日志总归有一些开销,Ext4允许关闭日志,以便某些有特殊需求的用户可以借此提升性能。
10,在线碎片整理。尽管延迟分配、多块分配和extents能有效减少文件系统碎片,但碎片还是不可避免会产生。Ext4支持在线碎片整理,并将提供e4defrag工具进行个别文件或整个文件系统的碎片整理。
11,inode相关特性。Ext4支持更大的inode,较之Ext3默认的inode大小128字节,Ext4为了在 inode中容纳更多的扩展属性,默认inode大小为256字节。Ext4 还支持快速扩展属性和inode保留。
12,持久预分配。P2P软件为了保证下载文件有足够的空间存放,常常会预先创建一个与所下载文件大小相同的空文件,以免未来的数小时或数天之内磁盘空间不足导致下载失败。Ext4在文件系统层面实现了持久预分配并提供相应的API,比应用软件自己实现更有效率。
13,默认启用 barrier。磁盘上配有内部缓存,以便重新调整批量数据的写操作顺序,优化写入性能,因此文件系统必须在日志数据写入磁盘之后才能写commit记录。Ext4默认启用 barrier,只有当barrier之前的数据全部写入磁盘,才能写barrier之后的数据。
(2)ext3文件系统扩展阅读:
EXT3是第三代扩展文件系统(英语:Third extended filesystem,缩写为ext3),是一个日志文件系统,常用于Linux操作系统。
它是很多Linux发行版的默认文件系统。Stephen Tweedie在1999年2月的内核邮件列表中,最早显示了他使用扩展的ext2,该文件系统从2.4.15版本的内核开始,合并到内核主线中。
EXT4是第四代扩展文件系统(英语:Fourth extended filesystem,缩写为 ext4)是Linux系统下的日志文件系统,是ext3文件系统的后继版本。
Ext4是由Ext3的维护者Theodore Tso领导的开发团队实现的,并引入到Linux2.6.19内核中。
Ext4产生原因是开发人员在Ext3中加入了新的高级功能,但在实现的过程出现了几个重要问题:
(1)一些新功能违背向后兼容性
(2)新功能使Ext3代码变得更加复杂并难以维护
(3)新加入的更改使原来十分可靠的Ext3变得不可靠。
从2006年6月份开始,开发人员决定把Ext4从Ext3中分离出来进行独立开发。Ext4的开发工作从那时起开始进行,但大部分Linux用户和管理员都没有太关注这件事情,直到2.6.19内核在2006年11月的发布。
2008年12月25日,Linux Kernel 2.6.28的正式版本发布。随着这一新内核的发布,Ext4文件系统也结束实验期,成为稳定版。
参考资料:网络:Ext3
参考资料:网络:Ext4
3. 如何在Windows系统下打开EXT3文件系统
用一个软件叫 explore2fs
4. linux中 ext3文件系统格式
当然有了explore2fs就是开源的完全免费,不过只支持win32系统运行
5. 如何查看linux分区是ext3还是ext4系统
需要准备的材料分别是:电脑、linux连接工具。
1、首先连接上linux主机,进入等待输入指令内的linux命令行状容态。
6. ext4与ext3区别
区别如下:
Ext3文件系统最多只能支持32TB的文件系统和2TB的文件,根据使用的具体架构和系统设置,实际容量上限可能比这个数字还要低,即只能容纳2TB的文件系统和16GB的文件。而Ext4的文件系统容量达到1EB,而文件容量则达到16TB,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了。对一般的台式机和服务器而言,这可能并不重要,但对于大型磁盘阵列的用户而言,这就非常重要了。
Ext3目前只支持32000个子目录,而Ext4取消了这一限制,理论上支持无限数量的子目录。
Ext3文件系统使用32位空间记录块数量和i-节点数量,而Ext4文件系统将它们扩充到64位。
当数据写入到Ext3文件系统中时,Ext3的数据块分配器每次只能分配一个4KB的块,如果写一个100MB的文件就要调用25600次数据块分配器,而Ext4的多块分配器“Multiblock Allocator(MBAlloc)”支持一次调用分配多个数据块。
Ext3的数据块分配策略是尽快分配,而Ext4的策略是尽可能地延迟分配,直到文件在缓冲中写完才开始分配数据块并写入磁盘,这样就能优化整个文件的数据块分配,显著提升性能。
Ext3文件系统采用间接映射地址,当操作大文件时,效率极其低下。例如,一个100MB大小的文件,在Ext3中要建立25600个数据块(以每个数据块大小为4KB为例)的映射表;而Ext4引入了盘区概念,每个盘区为一组连续的数据块,上述文件可以通过盘区的方式表示为“该文件数据保存在接下来的25600个数据块中”,提高了访问效率。
Ext4支持更大的i-节点。之前的Ext3默认的i-节点大小128字节,Ext4为了在i-节点中容纳更多的扩展属性,默认i-节点大小为256字节。另外,Ext4还支持快速扩展属性和i-节点保留。
7. ext3和ext4文件系统是用于什么操作系统
一般是Linux。
8. Ext3的Ext3日志文件系统特点
1、高可用性系统使用了ext3文件系统后,即使在非正常关机后,系统也不需要检查文件系统。宕机发生后,恢复ext3文件系统的时间只要数十秒钟。2、数据的完整性ext3文件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文件系统的完整性,避免了意外宕机对文件系统的破坏。在保证数据完整性方面,ext3文件系统有2种模式可供选择。其中之一就是“同时保持文件系统及数据的一致性”模式。采用这种方式,你永远不再会看到由于非正常关机而存储在磁盘上的垃圾文件。3、文件系统的速度尽管使用ext3文件系统时,有时在存储数据时可能要多次写数据,但是,从总体上看来,ext3比ext2的性能还要好一些。这是因为ext3的日志功能对磁盘的驱动器读写头进行了优化。所以,文件系统的读写性能较之Ext2文件系统并来说,性能并没有降低。4、数据转换由ext2文件系统转换成ext3文件系统非常容易,只要简单地键入两条命令即可完成整个转换过程,用户不用花时间备份、恢复、格式化分区等。用一个ext3文件系统提供的小工具tune2fs,它可以将ext2文件系统轻松转换为ext3日志文件系统。另外,ext3文件系统可以不经任何更改,而直接加载成为ext2文件系统。5、多种日志模式Ext3有多种日志模式,一种工作模式是对所有的文件数据及metadata(定义文件系统中数据的数据,即数据的数据)进行日志记录(data=journal模式);另一种工作模式则是只对metadata记录日志,而不对数据进行日志记录,也即所谓data=ordered或者data=writeback模式。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系统的实际工作要求,在系统的工作速度与文件数据的一致性之间作出选择。
9. linux的ext3文件系统与ext2文件系统有何不同
Linux下的Ext2文件系统,是 GNU/Linux 系统中标准的文件系统,其特点为存取文件的性能极好,对于中小型的文件更显示出优势,这主要得利于其簇快取层的优良设计。其单一文件大小与文件系统本身的容量上限与文件系统本身的簇大小有关,在一般常见的 x86 电脑系统中,簇最大为 4KB, 则单一文件大小上限为 2048GB, 而文件系统的容量上限为 16384GB。但由于目前核心 2.4 所能使用的单一分割区最大只有 2048GB,实际上能使用的文件系统容量最多也只有 2048GB。至于Ext3文件系统,它属于一种日志文件系统,是对ext2系统的扩展。它兼容ext2,并且从ext2转换成ext3并不复杂。用来支持ext3的包都被包含在LFS基本系统里面了,所以你不用再安装其他的程序。当编译内核的时候,确认你编译了ext3的支持。如果你想在根分区使用ext3系统,你就需要把 ext3支持编译到内核的内嵌支持。如果不是在根分区使用,编译成模块就可以了。编辑/etc/fstab。把每一个你想转换成ext3的分区的条目改成类似的内容:/dev/hdXX /mnt_point ext3 defaults 1 0在上面的一行中,将 /dev/hdXX 替换成分区,例如 /dev/hda2,把 /mnt_point 替换成你想挂载的位置,例如:/home。最后的 0 保证在启动的时候这个分区不会被chechfs脚本进行一致性检查。若想这个分区肯定可以被挂载然后又不太肯定内核支持ext3的话,可以把ext3换成auto。启动每一个你在 /etc/fstab中改为ext3的分区的日志,运行:tune2fs -j /dev/hdXX 重新挂载分区或者重起系统(如果你重新编译了内核)。而且Ext3文件系统也是在保有目前 ext2 的格式之下再加上日志功能。目前它离实用阶段还有一段距离,ext3是一种日志式文件系统。日志式文件系统的优越性在于:由于文件系统都有快取层参与运作,如不使用时必须将文件系统卸下,以便将快取层的资料写回磁盘中。因此每当系统要关机时,必须将其所有的文件系统全部shutdown后才能进行关机。如果在文件系统尚未shutdown前就关机 (如停电) 时,下次重开机后会造成文件系统的资料不一致,故这时必须做文件系统的重整工作,将不一致与错误的地方修复。然而,此一重整的工作是相当耗时的,特别是容量大的文件系统,而且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证所有的资料都不会流失。为了克服此问题,使用所谓‘日志式文件系统 (Journal File System) ’。此类文件系统最大的特色是,它会将整个磁盘的写入动作完整记录在磁盘的某个区域上,以便有需要时可以回朔追踪。由于资料的写入动作包含许多的细节,像是改变文件标头资料、搜寻磁盘可写入空间、一个个写入资料区段等等,每一个细节进行到一半若被中断,就会造成文件系统的不一致,因而需要重整。然而,在日志式文件系统中,由于详细纪录了每个细节,故当在某个过程中被中断时,系统可以根据这些记录直接回朔并重整被中断的部分,而不必花时间去检查其他的部分,故重整的工作速度相当快,几乎不需要花时间。另外Linux中还有一种专门用于交换分区的swap文件系统,Linux使用整个分区来作为交换空间,而不象Windows使用交换文件。一般这个SWAP格式的交换分区是主内存的2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山九号 » ext3文件系统|如何查看linux分区是ext3还是ext4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