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linux开发板使用时,写好的驱动程序应该放在哪个文件下面
方法一:再为该文件写一个Makefile文件,然后在该目录下直接执行 make 命令就可以版了,权也可以不为其编写Makefile文件,直接运行make相关的命令也可以。其实是等价的。方法二:比较原始的方法,把你写好的驱动程序归类放在内核源文件(/usr/src/linux*/drivers/* )然后修改/usr/src/linux*/drivers/*该目录下的Makefile和Kconfig文件,怎么改这里不赘述,然后重新编译内核就可以了。当然该方法已经被遗弃了。
⑵ linux如何安装驱动
在Intel网站直接下载的Linux驱动是e1000-5.2.52.tar.gz(版本可能会有改变),这个压缩包里面没有编译好的.o的文件,需要在Linux系统下编译之后才能使用,因为网卡需要编译,所以要先确认将内核源文件安装好,下面是关于内核源文件的安装● Linux下添加内核源文件1. 用rpm –qa|grep kernel-source查看是否安装了这个包;如果返回结果中有kernel-source-xxx(其中xxx为当前redhat的内核版本,如rhel3为2.4.21-4EL), 即已经 安装。如无返回结果则需要安装kernel-source包。到安装光盘中找到kernel-source-xxx.i386.rpm,用下面命令安装此rpm包:2.如果安装了用rpm -V kernel-source校验是否有文件丢失,如果没有输出,表示文件完整;3.如果有丢失用rpm -ivh –force kernel-source-xxxx…把包重新安装一下;这个kernel-source包,在您的RH安装光盘中,在Redhat/RPMS中,如果以前没有安装过这个包,那么用rpm -ivh kernel-source-xxxx…来安装,如果安装过,需要覆盖安装,使用rpm -ivh –force kernel-source-xxxx…这个命令强制安装。注:AS 4 开始,没有kernel-source这个包了,取而代之的是kernel-dev这个包,检查这个包有没有安装的方法同上● 驱动安装步骤:1. 把这个tar文件拷贝到用户自己定义的目录中,例如:/home/username/e1000 or /usr/local/src/e10002. 用tar命令解这个压缩包:tar zxf e1000-5.2.52.tar.gz3. 切换到驱动的src目录下:cd e1000-5.2.52/src/4. 编译这个驱动模块:make然后安装这个模块make install这个二进制元将被安装到如下位置:/lib/moles//kernel/drivers/net/e1000.o以上的路径是默认的安装位置,在某些linux版本中可能是其他位置,具体信息可以查看在驱动的 tar压缩包中的ldistrib.txt文件.5. 安装模块:insmod e1000 (2.6以上的版本最好使用全路径安装 P insmod /lib/moles//kernel/drivers/net/e1000/e1000.ko)6. 设定网卡IP地址:ifconfig ethx <IP_address> x是网卡接口的号@@@@@@@@@@@@@@@@@@@@@@@@@@@@@@@@@@@@@@@@@@@@@@@@@@@@@@@@@@@@@@@@@@@@若多个网卡的芯片相同可以cp ifcfg-eth0 ifcfg-eth1~~~~~~修改下里面的drive名称就OK!!!!!!!!!!!!!!!!!!!在网卡的编译中很可能不能进行下去~这个原因除了kernel的开发包没有安装外还可能是由于开发环境不完全所引起的!这时就需要你讲开发环境安装完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 sysconfig-config-packet 安装gcc安装完成后继续执行 make ;make install了解更多开源相关,去LUPA社区看看吧
⑶ 如何编写Linux 驱动程序
以装载和卸载模块为例:
1、首先输入代码
#include <linux/init.h>
#include <linux/mole.h>
⑷ linux驱动有哪些
1、将驱动程序文件bcm5700src.rpm复制到一个临时目录中,并在此目录中运行以下命令;
2、运行以下命令切换到驱动目录中;
3、此目录中会生成一个名字为bcm5700.spec的文件,运行以下命令对驱动程序进行编译;
4、运行以下命令切换到RPM目录中;
5、运行以下命令安装驱动程序;
6、运行以下命令加载驱动模块;
7、运行kudzu命令,系统会自动搜索到硬件,进行配置即可。
linux是文件型系统,在linux中,一切皆文件,所有硬件都会在对应的目录(/dev)下面用相应的文件表示。 文件系统的linux下面,都有对于文件与这些设备关联的,访问这些文件就可以访问实际硬件。 通过访问文件去操作硬件设备,一切都会简单很多,不需要再调用各种复杂的接口。 直接读文件,写文件就可以向设备发送、接收数据。 按照读写存储数据方式,我们可以把设备分为以下几种:字符设备(character device)、块设备(Block device)和网络设备( network interface)。
字符设备(character device):指应用程序采用字符流方式访问的设备。这些设备节点通常为传真、虚拟终端和串口调制解调器、键盘之类设备提供流通信服务, 它通常只支持顺序访问。字符设备在实现时,大多不使用缓存器。系统直接从设备读取/写入每一个字符。
块设备(Block device):通常支持随机存取和寻址,并使用缓存器,支持mount文件系统。典型的块设备有硬盘、SD卡、闪存等,但此类设备一般不需要自己开发,linux对此提过了大部分的驱动。
网络设备(network interface):是一种特殊设备,它并不存在于/dev下面,主要用于网络数据的收发。网络驱动同块驱动最大的不同在于网络驱动异步接受外界数据,而块驱动只对内核的请求作出响应。
上述设备中,字符设备驱动程序适合于大多数简单的硬件设备,算是各类驱动程序中最简单的一类,一般也是从这类驱动开始学习,然后再开始学习采用IIC、SPI等通讯接口的一些设备驱动。可以基于此类驱动调试LKT和LCS系列加密芯片。注意7位IIC地址是0x28。
⑸ linux中驱动放在哪个目录下
那参数不是每个系统都一样的,可以手动放置的。给你路径也不一定一样。 你可专以属使用/proc目录中的文件监视驱动程序的状态。通过设备文件怎样访问到相应的驱动程序呢?它们中间有一个桥梁,那就是proc文件系统,它一般会被加载到/proc目录。访问设备文件时,操作系统通常会通过查找/proc目录下的值,确定由哪些驱动模块来完成任务。那里会显示你要找的路径。
⑹ linux 安装了驱动后,怎么运行驱动
linux的驱动一般有两种格式,分别为:tar和rpm格式。rpm安装步骤:1.将驱动程序文件bcm5700-.src.rpm复制到一个临时目录中,并在此目录中运行以下命令: rpm –ivh bcm5700-.src.rpm2.运行以下命令切换到驱动目录中: cd /usr/src/redhat/SPECS/3.此目录中会生成一个名字为bcm5700.spec的文件,运行以下命令对驱动程序进行编译: rpmbuild –bb bcm5700.spec (对4.x.x版本的RPM适用)或 rpm -bb bcm5700.spec4.运行以下命令切换到RPM目录中: cd /usr/src/redhat/RPMS/i386/5.运行以下命令安装驱动程序: rpm –ivh bcm5700-.i386.rpm (对于Red Hat 7.2, 7.3, 2.1AS和其他包含老版本驱动的系统需要使用–force的参数,强制用新的驱动替换系统自带的老版本驱动)6.运行以下命令加载驱动模块: insmod bcm57007.运行kudzu命令,系统会自动搜索到硬件,进行配置即可。 或者重新启动系统,启动过程中系统会自动找到硬件,进行相应配置即可。tar格式安装步骤:1. 将驱动程序压缩文件bcm5700-.tar.gz复制到一个临时目录中,并使用以下命令解压缩:tar xvzf bcm5700-.tar.gz2.构建驱动程序为运行内核可加载模块 cd bcm5700-/srcmake3.加载测试insmod bcm57004.加载驱动程序make install5.重新启动系统,启动过程中找到硬件,进行相应配置。 或者直接运行kudzu命令,系统会自动搜索到硬件,进行配置即可。
⑺ linux设备驱动程序该添加哪些头文件
#include<linux/spinlock_types.h>#include<linux/blkdev.h>#include<linux/mole.h>#include<linux/kernel.h>#include<linux/fs.h>#include<linux/genhd.h>#include<linux/init.h>以上这些基本上都得用到的头文件一般编译器会报错,根据报错信息,再添加相应的头文件即可。
⑻ linux 驱动设备名在哪个文件夹下
设备驱动名一般都在/dev目录下。一般常用的设备的设备文件名如下:/dev/hd[a-t]:IDE设备专/dev/sd[a-z]:SCSI设备 /dev/fd[0-7]:标准软驱属 /dev/md[0-31]:软raid设备/dev/loop[0-7]:本地回环设备/dev/ram[0-15]:内存/dev/null:无限数据接收设备,相当于黑洞/dev/zero:无限零资源/dev/tty[0-63]:虚拟终端/dev/ttyS[0-3]:串口/dev/lp[0-3]:并口/dev/console:控制台/dev/fb[0-31]:framebuffer
⑼ Linux系统,硬件的驱动程序一般装在什么文件目录下
针对驱动程序,目录是较随意的,一般被编译成的内核模块部分会放到/lib/moles/[内核版本]下,如有必要,还要放到initrd文件中,而驱动程序的其它部分则由驱动程序自己决定。
⑽ linux中驱动放在哪个目录下
这些文件在正常操作中不会被改变的。这个目录也包含你的Linux发行版本的主要的应用程序,譬如,Netscape。 /var 目录包含在正常操作中被改变的文件:假脱机文件、记录文件、加锁文件、临时文件和页格式化文件等。 /home 目录包含用户的文件:参数设置文件、个性化文件、文档、数据、EMAIL、缓存数据等。这个目录在系统省级时应该保留。 /proc 目录整个包含虚幻的文件。它们实际上并不存在磁盘上,也不占用任何空间。(用ls –l 可以显示它们的大小)当查看这些文件时,实际上是在访问存在内存中的信息,这些信息用于访问系统 /bin 系统启动时需要的执行文件(二进制),这些文件可以被普通用户使用。 /sbin 系统执行文件(二进制),这些文件不打算被普通用户使用。(普通用户仍然可以使用它们,但要指定目录。) /etc 操作系统的配置文件目录。 /root 系统管理员(也叫超级用户或根用户)的Home目录。 /dev 设备文件目录。LINUX下设备被当成文件,这样一来硬件被抽象化,便于读写、网络共享以及需要临时装载到文件系统中。正常情况下,设备会有一个独立的子目 录。这些设备的内容会出现在独立的子目录下。LINUX没有所谓的驱动符。 /lib 根文件系统目录下程序和核心模块的共享库。 /boot 用于自举加载程序(LILO或GRUB)的文件。当计算机启动时(如果有多个操作系统,有可能允许你选择启动哪一个操作系统),这些文件首先被装载。这个目录也会包含LINUX核(压缩文件vmlinuz),但LINUX核也可以存在别处,只要配置LILO并且LILO知道LINUX核在哪儿。 /opt 可选的应用程序,譬如,REDHAT 5.2下的KDE (REDHAT 6.0下,KDE放在其它的XWINDOWS应用程序中,主执行程序在/usr/bin目录下) /tmp 临时文件。该目录会被自动清理干净。 /lost+found 在文件系统修复时恢复的文件 “/usr”目录下比较重要的部分有: /usr/X11R6 X-WINDOWS系统(version 11, release 6) /usr/X11 同/usr/X11R6 (/usr/X11R6的符号连接) /usr/X11R6/bin 大量的小X-WINDOWS应用程序(也可能是一些在其它子目录下大执行文件的符号连接)。 /usr/doc LINUX的文档资料(在更新的系统中,这个目录移到/usr/share/doc)。 /usr/share 独立与你计算机结构的数据,譬如,字典中的词。 /usr/bin和/usr/sbin 类似与“/”根目录下对应的目录(/bin和/sbin),但不用于基本的启动(譬如,在紧急维护中)。大多数命令在这个目录下。 /usr/local 本地管理员安装的应用程序(也可能每个应用程序有单独的子目录)。在“main”安装后,这个目录可能是空的。这个目录下的内容在重安装或升级操作系统后应该存在。 /usr/local/bin 可能是用户安装的小的应用程序,和一些在/usr/local目录下大应用程序的符号连接。 /proc目录的内容: /proc/cpuinfo 关于处理器的信息,如类型、厂家、型号和性能等。 /proc/devices 当前运行内核所配置的所有设备清单。 /proc/dma 当前正在使用的DMA通道。/proc/filesystems 当前运行内核所配置的文件系统。 /proc/interrupts 正在使用的中断,和曾经有多少个中断。 /proc/ioports 当前正在使用的I/O端口。 举例,使用下面的命令能读出系统的CPU信息。 cat /proc/cpuinfo /bin bin是binary的缩写。这个目录沿袭了UNIX系统的结构,存放着使用者最经常使用的命令。例如cp、ls、cat,等等。 /boot 这里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 /dev dev是device(设备)的缩写。这个目录下是所有Linux的外部设备,其功能类似DOS下的.sys和Win下的.vxd。在Linux中设备和文件是用同种方法访问的。例如:/dev/hda代表第一个物理IDE硬盘。 /etc 这个目录用来存放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home 用户的主目录,比如说有个用户叫wang,那他的主目录就是/home/wang也可以用~wang表示。 /lib 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链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Windows里的.dll文件。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须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lost+found 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当系统不正常关机后,这里就成了一些无家可归的文件的避难所。对了,有点类似于DOS下的.chk文件。 /mnt 这个目录是空的,系统提供这个目录是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 /proc 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也就是说,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 /root 系统管理员(也叫超级用户)的主目录。作为系统的拥有者,总要有些特权啊!比如单独拥有一个目录。 /sbin 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也就是说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管理程序。 /tmp 这个目录不用说,一定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地方了。 /usr 这是最庞大的目录,我们要用到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都存放在这个目录下。其中包含以下子目录; /usr/X11R6 存放X-Window的目录; /usr/bin 存放着许多应用程序; /usr/sbin 给超级用户使用的一些管理程序就放在这里; /usr/doc 这是Linux文档的大本营; /usr/include Linux下开发和编译应用程序需要的头文件,在这里查找; /usr/lib 存放一些常用的动态链接共享库和静态档案库; /usr/local 这是提供给一般用户的/usr目录,在这里安装软件最适合; /usr/man man在Linux中是帮助的同义词,这里就是帮助文档的存放目录; /usr/src Linux开放的源代码就存在这个目录,爱好者们别放过哦! /var 这个目录中存放着那些不断在扩充着的东西,为了保持/usr的相对稳定,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可以放在这个目录下,实际上许多系统管理员都是这样干的。顺带说一下系统的日志文件就在/var/log目录中。 总结来说: · 用户应该将文件存在/home/user_login_name目录下(及其子目录下)。 · 本地管理员大多数情况下将额外的软件安装在/usr/local目录下并符号连接在/usr/local/bin下的主执行程序。 · 系统的所有设置在/etc目录下。 · 不要修改根目录(“/”)或/usr目录下的任何内容,除非真的清楚要做什么。这些目录最好和LINUX发布时保持一致。 · 大多数工具和应用程序安装在目录:/bin, /usr/sbin, /sbin, /usr/x11/bin,/usr/local/bin。 · 所有的文件在单一的目录树下。没有所谓的“驱动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山九号 » linux驱动文件|如何编写Linux 驱动程序